综合布线

综合布线系统是一个能够支持任何用户选择的话音、数据、图形图像应用的电信布线系统。系统应能支持话音、图形、图像、数据多媒体、安全监控、传感等各种信息的传输,支持UTP、光纤、STP、同轴电缆等各种传输载体,支持多用户多类型产品的应用,支持高速网络的应用。

综合布线系统是企业信息化运行的通道,其通畅性至关重要,蓝盟会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,设计高性价比的布线系统。

实用性

实施弱电综合布线系统后,将能够适应现代和未来通信技术的发展,并且实现语音、数据通信等信号的统一传输,更稳定、更简单。

灵活性

弱电综合布线系统能满足各种应用的要求,任一信息点都能够连接不同类型的终端设备,如电话计算机、打印机、电脑终端、传真机、各种传感器件以及图象监控设备等。

模块化

综合布线系统中除固定于建筑物内的缆线外,其余所有的接插件都是基本式的标准件,可互连所有语音、数据、图象、网络和楼宇自动化设备。

扩展性

弱电综合布线系统可扩展性能更强,可以很方便为未来的设备添加提供便捷,将来有更大的用途时,很容易将新设备扩充进去。

经济性

采用综合布线系统后可以使管理人员减少,同时,因为模块化的结构,工作难度大大降低了日后因更改或搬迁系统时的费用。

通用性

对符合国际通信标准的各种计算机和网络拓扑结构均能适应,对不同传递速度的通信要求均能适应,可以支持和容纳多种计算机网络的运行。

综合布线系统包括六个子系统:

工作区子系统、水平支干线子系统、管理子系统、垂直主干子系统、设备子系统和建筑群主干子系统。

  • 建筑群主干子系统: 提供外部建筑物与大楼内布线的连接点。EIA/TIA569标准规定了网络接口的物理规格,实现建筑群之间的连接。
  • 设备子系统: EIA/TIA569标准规定了设备间的设备布线。它是布线系统最主要的管理区域,所有楼层的资料都由电缆或光纤电缆传送至此。通常,此系统安装在计算机系统、网络系统和程控机系统的主机房内。
  • 垂直主干子系统: 它连接通讯室、设备间和入口设备,包括主干电缆、中间交换和主交接、机械终端和用于主干到主干交换的接插线或插头。主干布线要采用星形拓扑结构,接地应符合EIA/TIA607规定的要求。
  • 管理子系统: 管理子系统由交连、互连配线架组成。管理点为连接其它子系统提供连接手段。交连和互连允许将通讯线路定位或重定位到建筑物的不同部分,以便能更容易地管理通信线路,使在移动终端设备时能方便地进行插拔。
传输介质

综合布线中使用的电缆主要有两类——双绞铜缆和光缆。

1. 铜缆

(1)50Ω的同轴电缆,适用于比较大型的计算机局域网。

(2)非屏蔽双绞线:分100Ω和150Ω两类。100Ω电缆又分3类、4类、5类、6类几种,150Ω双绞电缆只有5类一种。

(3)屏蔽双绞线,与非屏蔽双绞线一样,只不过在护套内增加了金属层。

2. 光缆

(1)62.5mm渐变增强型多模光纤

光耦合效率高,光纤对准不太严格,需要较少的管理点和接头盒;对微弯曲损耗不太灵敏,符合FDDI标准。

(2)8.3mm突变型单模光纤常用于距离大于2000米的建筑群。

综合布线必须知道的技巧

一、必须提前对综合布线系统进行设计,跟土建、消防、空调、照明等安装工程互相配合好,免得产生不必要的施工冲突。

二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,弱电应走自己的弱电井,减少受电磁干扰的机会,楼层配线间和主机房应尽量安排得大一些,以备发展和维修所需。对于网络,物理层的铺设是至关重要的,因为它是基础。

三、尽量多布一些点,采用双孔面板(一个语音,一个数据),跟电配合好,在信息点附近布电源点。由于综合布线一般来说是一次性到位的工程,线布好了,要更改布线相对困难,而通信设备随着发展是越来越多,所以多布一些较为稳妥。

四、不要把综合布线过于理想化,不要把一些较为专用的网络也集成到综合布线上。综合布线把电话网、计算机网、楼宇自控网集成到一起已经足够了。

五、随着网络设备飞速发展,在选择方案时应尽量开阔一些,水平采用五类或五类以上,保证数据和语音可以互换,垂直采用光纤加大对数线缆,对于一些点较多的建筑,应采用光纤做数据备份而不是用线缆

六、由于光产品的价格不断下调,大开间布线应考虑多布一些光点,这样对网络建设有利。

七、铺设DG管时要采用直径较大的,要留有余量。铺设光缆时要特别注意转弯半径,转弯半径过小会导致链路严重损耗,仔细检查每一条光缆,特别光接点的面板盒,有的面板盒深度不够,光点做好以后,面板没装到盒上时是好的,装上去以后测试就不好,原因是装上去后光缆转角半径太小,造成严重损耗。

八、随着光熔接设备的降价,对有条件的地方,可以考虑放弃传统的ST、SC头的制作方法,采用尾纤与光纤相熔接的做法更能够保证光路质量。